行业新闻——鼎天公告
瀏覽:
2016年04月18日 | 行业新闻 | 打印 | [返回列表]
民国遗珍 他是孙中山的“提款机”更是蒋介石的“帝师”
民国遗珍 — 他是孙中山的“提款机”更是蒋介石的“帝师”

蒋介石早年曾给人写过一封信,信中说:“自遇恩公,中正犹如枯木逢春……栽培之情,犹如草木仰之泰山……”寥寥数语,道出蒋介石的感恩之深和推崇之高。信中所谓的“恩公”不是别人,正是国民党“四大元老”之一,被孙中山称为“民国奇人”的张静江。
张静江,1877年出生于浙江一户丝商巨贾之家,谱名增澄,字静江、人杰,别号饮光、卧禅,是中国国民党的第二任党主席。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在结识孙中山后便开始对孙中山给予经济上的支持,孙中山称他为“奇人”,民国后又称其为“民国奇人”,再后又称其为“革命圣人”,并题“丹心侠骨”相赠。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,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,蒋介石称他为“革命导师”,他对蒋介石一力扶持推荐,更与蒋介石结为盟兄弟,可以说蒋介石能够上位张静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故而很多人都称他为“蒋家帝师”。在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,张静江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,在孙中山逝世后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。1927年后致力于国计民生的张静江与大权独揽、独裁中国的蒋介石矛盾日深,后因与蒋介石亲信陈果夫、黄郛等人冲突,1930年被免职。晚年的张静江逐渐淡出政治,转而信佛,故又名卧禅。抗战爆发后,张静江携家眷去了香港,后又去了美国,1950年9月3日,张静江因病在美国纽约去世,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人生,终年73岁。

说张静江是“民国奇人”,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他的身残志坚。张静江自少学习圣贤文章,好任侠,被当地人称为“小侠”。这个少年侠客在一次冲进火海救人时,被严重烧伤。虽大难不死,却落下终生残疾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不过,他虽身有残疾,却是个骑马和骑自行车的高手,不得不让人钦佩。1902年,钦差大臣孙宝琦奉命出使法国,身边缺一个机敏能干的商务随员。有人向他举荐张静江,孙宝琦与张静江刚一见面,就被他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谈吐征服了,对他大为赏识。由是民国时最早出国的商人兼官员,竟是这个身体残疾的英俊男子张静江。在巴黎,张静江于公务之余,做起了湖丝和绸缎生意。巴黎许多服装商都同他洽谈生意,希望通过这个年仅28岁的“商界奇人”打开通向东方的商路。

1905年,二十八岁的张静江乘船时得知孙中山也在同一艘船上,由于对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之举十分钦佩,便主动去结交孙中山,并说:“君非实行革命之孙君乎?闻名久矣,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。近数年在法国经商,获资数万,甚欲为君之助,君如有需,请随时电知。余当悉力以应。”还给孙中山留下地址,相约通电暗号,电文以ABCDE五个字母分别代表1、2、3、4、5万法郎。当时孙中山因与之是萍水相逢,对其言语并不信以为真。两年后,东京同盟会本部经费枯竭,筹款无着。孙中山万般无奈之际想起与张静江邂逅之事,便对黄兴谈起,想往巴黎发一封电报试一试。当时很多人认为此事滑稽荒唐,谁料数日后果真有三万法郎从巴黎汇到。后来孙中山为筹集广东及云南革命起义所需款项,又先后以A字和E字致电张静江,张静江两次都如约汇到一万和五万法郎。为此,孙中山让胡汉民代笔函谢张静江,并详述军事行动及款项开支情况。张静江复信说:“余深信君必能实行革命,故愿尽力助君成此大业。君我既成同志,彼此默契,实无报告事实之必要;若因报告事实而为敌人所知,殊于事实进行有所不利。君能努力猛进,即胜于作长信多多。”以后孙中山有急事需求援,张静江总是想办法如期按数汇款。孙中山病危之际,仍思念着张静江这个“站可立天地,仰视如泰斗”的患难挚友。张静江闻凶讯亦急赴京城,在孙中山病床前泪如雨下。
孙中山曾说:“自同盟会成立之后,始有向外筹资之举,当时出资最勇而名者,张静江也,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,尽以助饷。”古人有为国毁家纾难之说,张静江的行为正是这样。有人曾说,没有张静江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。张静江虽然是商人之后,却在这种大变革的年代里弄潮,以政闻名,以至于有人称他是“现代吕不韦”。他在二十世纪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,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奇人,毛泽东认为他是有“经济眼光的人”,陈果夫则称他为“党国理财”第一人,蒋介石更称他为“革命导师”。

孙中山去世后,正是张静江的远见和鼎力相助,他的盟弟蒋介石才得以在巨头林立、一盘散沙的国民党内脱颖而出,入主国民政府。1912年,张静江与担任沪军都督的湖州老乡陈其美邂逅,两人一见如故。此时,蒋介石正是陈其美的心腹部下,张静江在陈府见到蒋介石谈吐颇显才干,印象深刻。后来张静江常拿一些世事哲理,以及商场、政坛之事与蒋介石面谈,发现此人确有抱负。两人交从渐密,并结成盟兄弟。陈其美遇刺后,蒋介石曾经一度离开军界转向证券市场,在张静江开设的恒泰交易所任职,却屡战屡败甚至倾家荡产,只好向张静江借钱糊口。张静江并未因此而鄙视,反而对蒋介石一直都是有求必应。直至今天,南京市档案馆尚保存着蒋介石当年向张静江借款的不少借条,摞起来有一寸厚。张静江极力向孙中山推荐了蒋介石,说蒋介石如何如何有济世大志,且为人真挚、善于谋略,行事果断。在他的荐言中,蒋介石几乎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“千里马”。正是因为张静江的多次美言,蒋介石终于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,并得到了孙中山的信任。蒋介石在军界和政坛能得以平步青云,最终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,完全是张静江一路扶持,故而很多人都说张静江可谓是“蒋家帝师”。

提起张静江与蒋介石,又让人想起前些时日火热网络的那句“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”,如果说胡汉民和蒋介石是利益合作后的翻船,张静江和蒋介石的“友谊”更加深固,这船翻的也更让人唏嘘。谁也想不到,张静江以盟兄之义患难帮助蒋介石执掌最高权力,但他没有得到太多的回报,反而被盟弟逐渐疏远,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政见的分歧。1927年后,致力于国计民生的张静江与大权独揽、独裁中国的蒋介石矛盾日深,双方的矛盾主要是由于双方对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存在分歧,张静江认为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,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,按照孙中山的建国方略,把被革命破坏的生产重新建设起来,使国家变得富强,摆脱鸦片战争以来的弱国被欺的局面。而蒋介石则想一心一意“剿共”,进而武力“统一全国”,确立自己在全国的统治地位。蒋介石的内战政策,使经济建设缺乏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,对于张静江所主持的建设委员会而言,无疑是个不利的因素。由于两人的分歧越来越大,张静江于1929年3月国民党三大上便被排挤出中央执行委员会,三十年代中后期渐渐地离开了中央政治的核心。最后,花甲之年的张静江在空门中找到了归宿。张静江的晚年备受冷落,只到死时才又极一时哀荣。1950年张静江病逝于纽约,国民党中央党部和蒋介石等都纷纷电唁,并给遗属汇寄治丧费,蒋介石亲自为他主持追悼会,亲书“痛失导师”的挽词。一代人杰,如此结局,不知是荣耀还是虚妄。

张静江出身富庶,幼学诗书,其曾在巴黎经营古玩业,收藏既富,鉴赏亦精。政治工作之余,潜心翰墨。作画取法石涛,笔意纵态。书法则师赵孟頫,略变其体。但不轻为人作,故流传甚少。